当前位置:蒲公英首页>蒲公英资讯>正文
美 丽 的 黛 苟 黛 帕——苗族服饰艺术教学课例
2008-06-16 14:12:00 | 浏览708次

美 丽 的 黛 苟 黛 帕——苗族服饰艺术教学课例

                         湖南省凤凰县阿拉中心完小   龙林章  龙志先

教学背景:
    阿拉是一个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其中苗族居多,民间艺术文化丰富多彩,尤其以苗家服饰艺术而著称。每当祭祀活动、节日庆典、赶集等,苗族人民都会穿上盛装,或歌或舞,或吹或唱,成为人们眼中最亮丽的风景线。这为我们开展“蒲公英行动”搭建了一座桥梁,让我们找到了挖掘传承和保护地方艺术文化的方
向。

设计理念: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服装,因此服装是区别不同民族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历史的因素,湘西苗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服装,它的颜色深沉而凝重,图案精美而亮丽,设计简洁而大方,看起来既夸张而又含蓄,是苗族艺术的精髓,民族文化的瑰宝,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把苗族服饰引进课堂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苗族服饰历史,解读苗族服饰图案及符号的文化内涵,认识苗族服饰的艺术价值,促进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知与认同,激发学生对本民族的情感,同时对增进民族友谊和民族团结也是大有裨益的。这也是我校艺术教育校本研究的重要部分。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基本了解苗族服饰的历史,知道苗族服饰图案及符号的文化内涵。
2、让学生认识苗族服饰的艺术价值,激发民族热情与自豪感。
3 、通过量、画、剪、贴等简单方法裁剪苗族服装,体验苗族服装的裁剪过程。
4 、激发学生社会调查,了解有关苗族服饰的来源、传奇故事及不同年龄、身份、季节的服饰典型。
5 、激发学生相互讨论、团体分工合作、体现集体智慧的结晶。
教学重点难点:
    服饰图案文化内涵的理解,苗衣的设计制作
教学准备:
    全国各少数民族服饰的图片,湘西苗族不同年龄、身份、季节的服饰典型的图片,学生准备水彩笔(或画笔、颜料)、剪刀、胶布、废报纸等材料。
教学过程:
    环节一 在情境中欣赏体验苗家服饰艺术之美
    1、教师导入 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服装,服装是区别不同民族的典型标志之一。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服装艺术。各少数民族向往和平,憧憬美好的生活,用最简洁的方式体现在服饰上。
     2、教师应用多媒体展示全国少数民族服饰的图片,学生边欣赏各少数民族的服饰,,边说出其特点,并指出哪些是我们湘西苗族的服饰。
环节二  在交流中认识了解苗家服饰艺术特征
以学生的调查展开讨论(以小组为单位):
     1、你见过哪些款式的苗族服装?(苗族的穿着比较讲究,大体分男女两种款式,不同年龄段的苗族人服饰不同,儿童与老人的服饰图案较为简单,而轻壮年的服饰图案复杂,色彩亮丽。)
     2、苗族服饰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苗族妇女的服装由桃肩、小滚、边子、花边、花兜等组成,从衣领向外排列为桃肩、小滚、边子、花边,桃肩大致呈月牙状,小滚3.5厘米,边子3条,衣领花边宽4厘米。苗族衣服的扣子不是正开,由衣领正中向右腋下呈弧形倾斜,扣子用布条捆扎而成。苗族花兜、肩花、袖花、裤花的图案有花鸟、虫鱼、龙凤、狮兽等,这些图案都有一种吉祥的象征:如牡丹象征国花,石榴象征多子多福,蝴蝶妈妈,龙凤呈祥,狮子抢宝,麒麟送子 .....)
    3、你知道我们苗族服饰上的哪些信息?(包括不同年龄的苗族人的服饰,不同身份的苗族人的服饰,不同季节人们的服饰特点,苗族服饰上的图案及符号的传说等。湘西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苗族的先民生活在黄河流域,后因战乱而迁移。湘西苗族就是迁移中的一个支系,在湘西这块贫瘠而偏远的地方,他们过着清贫的生活。湘西苗族的祖先没有文字,热爱生活的苗族妇女把这段历史记录在衣服上,于是便产生了湘西苗族服饰艺术文化。湘西苗家衣服上的条纹记录了迁移过程中经过的河流,凝重的蓝黑色调代表他们经历的苦难,而精美的花鸟图案则寄托苗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湘西苗族崇拜花鸟,将鸟视为氏族祖先,以鸟为图腾,编入史诗、古歌,世代传颂。《苗族古歌》唱道:“妈妈妹榜留,心爱小水泡,游方黑水潭,生出十二个蛋。”。《苗族史诗》讲:“蝴蝶生的是央腊蛋,蝴蝶生了她不会孵,让继尾来孵,她两同娘生(按:同生于枫树)。”①湘西苗族妇女衣服上的肩花、袖花、裤花、花兜等多以花鸟图案为主,就集中体现了这一点。)

环节三 在观摩中领会苗族服装的制作方法 
   1、 花边的刺绣,边子的编织。
   2 、裁剪布料。
    苗族衣服的裁剪由左右两边组成,前后片相连,右边有前胸,左边没有。苗族衣服的衣袖连接身上,和身上一起剪。衣服大小因人而异。
   3 、粘贴桃肩、小滚、边子、花边。
   4、 合衣。

    用针线把左右两片合缝起来,制成苗族衣服。

环节四  在分工协作中制作苗族服装
    今天我们学习用量、画、剪、贴制作一件苗族衣服,大家想不想做?
    把学生分成六人一组,选好组长。由组长分工,(设计能力好的负责苗族衣服设计、量体,剪纸能力强的负责裁剪,绘画能力出色的画花边…)
环节五 在激情激情洋溢的氛围中进行服装展演
    1、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主持时装表演;

    2、展演者向观众介绍自己的服装;
    3、学生互评说出每件衣服的优缺点;
    4、依据每件衣服的人气指数评出各奖项。

教学分析:

    苗族服饰被誉为“穿在身上的史书”解读它就是解读苗族的历史,所以,教学此课时要特别注意图案符号所代表的文化内涵。因为苗家艺术都讲究“图必有意,意必吉祥”。教学过程中,学生不可能对所有图案所代表的意义都能心领神会,更多的是需要学生亲自去调查、探究和深思,也只有将学生置身于民间当中,亲自触摸民间艺术品,体验、感悟民间艺术,才能充分认识民间艺术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继而挖掘、传承和保护民间艺术,这就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
    另外,苗家服装既是一件衣着更是一件艺术品,从它的结构组成到款式设计,从图案布置到色调搭配都是极为讲究的。它的制作从零星布片到成衣的每一道工序都比较复杂,需要制作者特别的耐心和细心,更需要热情和激情。可以说每一件成功的苗族服装都饱含着创作者的极大热忱和创作激情。此课教学的成与败关键就在于是否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和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

编辑:李园(首都师范大学 2015级美术教育研究生)


投稿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