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蒲公英首页>蒲公英资讯>正文
滩头之行考察报告
2011-10-12 13:57:00 | 浏览695次

滩头之行考察报告


湖南省群众艺术馆   肖卓

     

      4月23日,在谢丽芳老师和吴尚学老师的带领下,谷炽辉与我踏上了赴邵阳隆回县滩头镇考察的旅程。记得2006年在北京国博(国家博物馆)举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的时候,我曾经作为工作人员在接受旅游卫视的采访时介绍过滩头木版年画。时隔多年,这次终于有幸去看看滩头年画现在的真实状况,几个小时后,我们在滩头小镇步行前往高腊梅家的过程中,一路搜寻着当地是否还保留着某些带有本地特点的传统手工制品和生活用具。的确,一个偏远的小镇若是失去了那些民间传统流传下来的历史记忆,只会让人感觉是落后的城市郊区,庆幸的是,我们找到了许多犁田劳作的工具。在街边,我们见到了久闻大名的高腊梅女士----一位80高龄、和蔼精神、衣着整洁的老奶奶。于是一行人来到高腊梅女士家中,这里也是木版年画的制作工坊。高女士的家是传统木结构的老屋,和邻居的家连成一排。在这个有点热的晴朗日子里,坐在房中还有一丝清凉干爽的感觉,老屋的墙上挂满了年画,有的还附有文字做简单的介绍,木板房顶被重新油漆过,地板也比较干净。
    交谈中得知,高女士的儿子有份稳定又不错的工作,离这里也不远。然而在传承方面,由于当地的文化习俗和消费习惯已有很大改变,加上相关的其他传统工艺行业的没落,使得木版年画的制作销售链有了很大的变化,早已没有了当年的红火,到现在为止,家族相传的木版年画手艺还没有新一代的传承人,特别是高女士的爱人同时也是年画传人的钟先生去世后,传承人的事情就更是让人堪忧。和高女士聊到滩头年画的主题所映射的民间传说时,高女士很有兴致的向我们讲述了年画《老鼠娶亲》的背景故事“五鼠闹东京”,还有四仙姑和七仙姑等一系列年画中主角的传说故事。这些带有浓厚中国神话特色的传说让我们感受到创作和流传它们的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和对幸福美好生活的祈愿。鲁迅先生在散文集《朝花夕拾》之《狗.猫.鼠》一文中专门描述了滩头年画《老鼠娶亲》(原文:别的一张“老鼠成亲”却可爱,自新郎新妇以至傧相,宾客,执事,没有一个不是尖腮细腿, 像煞读书人的,但穿的都是红衫绿裤),并将该年画视为珍品。
    在我们看到的木版年画中,滩头年画那艳丽又润泽的色彩首先感染了我们,特别是那些用当地特制的土纸所印制的年画更是让我们叫好。这种土纸也是使得滩头镇这个地处湘西南雪峰山余脉,既非交通要道又非文化重镇的小山村成为重要的年画生产地的一个重要原因。滩头自古以来就是土纸的重要产地,且质量较高,乾隆年间已被列为贡物。滩头的气候条件适合优质的造纸原料——楠竹的生长,而且当地峡山口生产一种全国少有的岩浆泥巴,能经过锤炼制成一种略带胶
性的岩浆泥水,当地人称“白胶泥”,刷在楠竹制的纸上,制成印刷年画用的粉白纸(它也是制造香粉纸的原料),这种纸特别受色,并能使色彩润泽、鲜艳、厚重。滩头年画在颜料的采用、调配也非常独特。滩头年画较多的使用了色彩感觉比较艳丽的品色系,并且所有的颜料都是作坊自己手工加工,加上调色使用了当地的地下水加入篙子水(即民间做豆腐时过滤出来的水)、白胶泥等秘方使色彩纯度高、鲜艳、渗透性适当,可保存的时间长。正是这些独特的材质和工艺造就了滩头木版年画色彩艳丽又润泽厚重的特点。
    从造型,制版角度来看,滩头年画的造型大多古拙、幽默、变形大胆洗炼,神态优美生动。与表现内容谐调相应。地处偏远的滩头与沿江水陆交通便利的“桃花坞”“杨柳青”等地木版年画相比,滩头年画很少受到西洋画、文人画的影响,保留着淳朴、稚拙、幽默的美感特色,更具有一种强烈的原始生命力。滩头镇属宝庆府管辖,宝庆曾是湖南四大木版印刷基地之一,有一批技艺精湛的刻版、印刷工匠,这为发展滩头木版年画的生产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技术条件。
    从文化角度来说,滩头是梅山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自古以来巫风炽盛,民间祭祀活动甚为流行,应运而生的纸马艺术多姿多彩,品种繁多。通过考察和实物对照,不难发现,滩头纸马与滩头年画在制作材料和制作方法,以及所反映的内容及社会功能上有许多共同之处,它们之间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可以说滩头纸马是滩头年画的前身。湘西素有贴门神之习俗,据《宝庆府志》记载:“节序正月一日为元旦,画神荼、郁垒(即门神),以御凶神”,这种文化习俗也为滩头年画曾经盛极一时提供了市场基础。


编辑:翟闯(首都师范大学 2015级美术教育研究生)


投稿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