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蒲公英首页>蒲公英资讯>正文
刘忠红老师讲座录音整理
2010-10-05 07:33:00 | 浏览3906次

《民间纹样的审美意蕴与美术课堂教学》讲座录音整理



时间:2010年9月17日晚上
地点:榆林市九完小报告厅
主讲:刘忠红,郑州师范学院美术系教授,著有《中国民间吉祥纹样与少儿美术教育》、《中国民间百工与少儿美术教育》、《中国民间传统文化与少儿美术教育》等。
整理人:张莹莹

    大家好!我是受谢老师的委托,第一次来参加咱们“蒲公英”的活动。本来谢老师在电话里通知我来的时候,说是这个(讲座)主要是面向乡村边远地区的老师,要求我的讲稿要尽量简单易懂一点,尽可能前线一点便于老师们在实践操作的时候能够更容易和顺利。结果当我来看到参加这次交流活动的,有很多资深
的专家、教育学者和广大一线的教师,这是我就发现我准备的讲演显得太浅显了一些了。不过还好,我在这里准备了一些供老师参考的资料,如果老师对我这个讲题有兴趣的话,老师们可以看看我带来的这些书籍和资料。另外今天全天大家一天的活动下来已经非常辛苦了,我今天晚上就尽量讲得简单、简洁,如果需要进一步沟通的话,我们还有这三本书(刘忠红老师带来的资料)可以供大家进一步讨论。下面我就根据我的讲题,为大家尽量简要的介绍一下我要讲的内容。

    首先我先向大家简单的介绍我的讲题(的关键词),就是“民间纹样”。因为从2003年我们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以来,已经出版了大量的著作和丰富的学术观点。那么我就首先根据我的讲题,谈谈对我所讲的讲题做一些界定。我在这里介绍的“民间”,是指社会结构层面中的一个社会阶层,这个阶层是与“官方”相对应的,不是孤立的。我们通常在理解(“民间”)这个词的时候,往往把它理解成为是“最底层的”、“老百姓的”、“普通劳动者的”……没错,但是(这些理解)比较狭隘。其实在长期的民间美术的形成和传承当中,“官方的”、“文人士大夫的”,还有宗教的文化,参与了大量的实践工作,所以民间美术也是包容的,它应该是一个非常广泛的领域。另外我这里讲的“纹样”就是美术学里讲的器物上的装饰花纹的总称。
    从表现形式上看,它可以分为下面几种造型样式,像“单独纹样”、“适合纹样”、“对称纹样”、“角隅纹样”、“连续纹样”、“散点纹样”这几种类型。我觉得在民间艺术中,“对称纹样”是老百姓用得最多的。老师们可以从民间美术的作品中看到这些纹样的使用。比如,左上角(图片1)的这个是单独纹样。而下面(图片2)的这些纹样,包括一些“连续纹样”,都包括一种对称的形式在里面。这个“对称形式”从文化学意义上说,中国的来百姓喜欢“双”,不喜欢“单”;喜欢大家和睦相处,不喜欢孤独。它有很多文化观念,使这样的纹样成为一种习俗,或者说成为一种“程式”。

图片1   单独纹样


图片2   对称纹样


    从题材上说,(民间纹样的题材)就非常广泛,如植物、动物、人物、景物、符号这几大类。这些在我的书上都进行过一些具体的梳理。那“民间纹样”指的是什么呢?我是这样来理解的,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民间大众与多层面的社会意识形态联动,创建了属于自己阶层的文化系统,就是今天我们学者说的“民间文化”或者“民俗文化”。“民间美术”是表现这种文化系统的一种造型艺术,是民族事象的形象化表达。在这里面,民间纹样是被民间美术使用最广泛的视觉造型元素,也就是说,在我们的民间美术中,民间纹样被使用得最为广泛。不管是在我们的民间建筑中,在民族服饰中,在一些器物的装饰纹样中,使用了大量的“民间纹样”这种造型元素。所以我是这样理解的,民间纹样是一种民间文化寓意的形象化表达。比如在传统社会中,我们有一种文化观念,一种民间文化的核心观念,“祈子”,就是希望我们能够多子,大家认为多子多福。这是最典型的一种文化观念。这种文化观念就通过“麒麟”、“观音”、“莲蓬”、“童子”等视觉形象,呈现出来一种送子、生子、连生贵子这样的一种文化观念。这些图片我没有打出来,但是老师们见得非常多,无论是在木板年画,还是在剪纸,包括在一些民间玩具当中。这些都是一种民间寓意的形象化表达。如果我们不知道这种文化寓意,而仅仅看形象的话,就很难解读这个图形所表达的具体内容。
    这里就引出一个对文化的理解的问题。今天上午在专家的讲座中,我也听到专家、学者反复谈到文化观念等文化的问题。我觉得我们这次教材的编写,如果对文化的问题又一个正确的认识的话,对具体的教材编写工作是很有意义的。今天学者对文化的解释有126种之多,那么这些解释从哪来的呢?它来自于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书中,对“文化”这个概念作了一个经典的定义。这个定义是这样说的: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大家注意这最后的几句话——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获得的一切能力与习惯。那各位老师,我们就要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对文化的理解是狭隘的、是断层面的,还是丰富的、多元的?所以我觉得大家对文化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或解读,对我们教材的编写是非常有益的。下面我想谈谈,我所认为的“审美意蕴”(的问题)。
    “审美”大家都知道是对美的欣赏和鉴别,而“意蕴”是指事物内部所包含的意义。那么我今天在这里谈“审美意蕴”,就是指欣赏事物内部所包含的美。我是这样来理解它的。那么,我今天所谈到的“课堂教学”又是什么呢?“课堂教学”是指小学教育中的课堂教学。经过我们尹少淳教授、陈卫和教授以及这么多老师这么多年的推广,大家对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已经又一个非常清楚的认识。它不再以美术的知识技能作为课堂传授的主要问题,而是以提升未来整个社会的公民的整体素质作为一种取向。那么我理解的小学美术课堂教育应该是一种美育实践,是一种非常丰富的审美实践活动。我认为它的特点是以隐性的方式,输送美感信息。而语文教学、数学教学是很显性的。就是我上完一节课,孩子们就可以用一个公式去解开一个数学题;当我上完这节语文课的时候,孩子们就可以很快做出一个反应来。而美术教育实践不是这样的。它是以一种隐性的方式,它所传送的一种审美信息会潜藏在孩子的潜意识层面中。我们通过这种美术课堂教学,能够把孩子的一些优秀的特质给引发出来,并且使孩子那种潜意识层面当中的那种特质得到培养,这种美术教育是一种良好的美术教育。
    下面我要和各位专家和老师做一个简易的交流,我谈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民间纹样”的审美意蕴。刚才已经说到了民间纹样是民间文化的一种形象化的表达。但是民间文化太广泛了,在衣、食、住、行,人的婚、丧、嫁、娶等,无处不渗透着这种文化寓意,而我在谈民间纹样的审美意蕴的时候主要是谈三个方面。首先我要谈一下民间纹样的来龙去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这些形态的渊源;第二个方面我要谈一下民间纹样的造型方式;第三个方面我想要谈一下民间纹样的用色观念。下面我主要从这三个方面谈谈民间纹样的审美意蕴。
    首先这个(民间纹样的形态)渊源来自哪里呢?很多学者在研究中普遍认为的,古代先民最初是出于什么动机来创造被我们今天称为“纹样”的这种东西的呢?当然(这)也有很多考古的发掘作为证据。当古人在生活实践中,发现仅仅用语言功能来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感受或者是意愿的时候,这个(语言的)力度是不够的。当古人发现自己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和外界的种种威胁、种种危害进行对抗的时候,或者进行改造的时候,他们认为自身的力量是薄弱的。那这个时候怎么办呢?他们就用一种特定的动作、姿势或者图形、图案,对内心的世界,做一种强调和反应。其实这种东西在我们今天的生活当中也有,比较典型的、大家老师们都知道的,比如入党宣誓的时候,我们用语言都不能表达我们对誓言的一种力量,或者我们内心的一种感受,这时我们就举起我们的右手,攥成一个拳头,来表达我们内心的一个力度。在原始时代,古代的先民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远比不上我们今天,所以他们就试图用一些特定的动作、姿势、图形、图案,来表达他们内心与外界的一种反应。这种东西被专家、学者们称为巫魔活动,就是早期的宗教活动的源头。(原始先民)在巫魔活动中臆造出来的一种抽象性的精神实体,这些抽象的精神实体帮助我们人类实现生命的生存,并且帮助我们提高我们的生存质量,使我们人的利益最大化。其实这种东西还是反应了我们人的力量,而不是我们人创造出来的精神实体的力量。在这样的一种创造活动中,动作、姿势虽然有很强烈的视觉效果,但是它们没有办法长期保存。当语言出现的时候,我们的动作、行为上可以表达出来。当我们的语言结束之后,这个动作就消失了。但是对于同样作为人的视觉效果的图形来说,就可以较长时间的留存下来。所以这些语言在动作和姿势的辅助之下会能够把这个信息表达得非常明确、强烈,而语言在图形、图案的帮助下,能够把信息表达得更加深邃、持久。所以包括一些考古发现的依存也表明,当古人掌握了这些造型的方法和技巧之后,就使用这些方法去表达他们内心深处的认知、意愿,和对外界的一些诉求。这些意愿和诉求还是希望和外界取得一种和谐,然后通过这种和谐提高人的生存质量。所以(先民)就用这种图形的方式,来昭示某种精神的力量确实是存在的。比如我们人类想获得子孙的繁衍,就可以把这种精神转换为老鼠、葡萄——老鼠是一种生殖力很强的动物,而葡萄的籽多——(先民)就可以利用图形的方式,来求得一种功利化的意志或者意愿。那它都昭示的这些东西都是一些抽象的精神实体,实际上是我们人类精神威力的一种展现。(先民)所创造的这些图形、图示都是服务于人的生命和生存的,它追求的是人的生命利益的最大化。所以说,我们从源头上来寻找民间纹样的发端的时候,它是带有实用功能和目的的一种图形创造。它不是我们今天说的为了设计,为了个性,或者为了风格样式所创造的这种图形,(也不像)像架上绘画那种供人欣赏的独立性的绘画。所以在民间纹样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这种原始的人类表达方法、对图示的表达方法,也就是这种功利追求,被比较完整的传承下来了。在今天它们仍然是服务着民间大众的生命和生存愿望。不是说我们今天已经有互联网了,我们已经知道人是改变自己命运的主体,我们就可以在精神上完全依靠我们自己了,不是这样的。所以今天,我们民间大众的生活中,很多人都是把自己的一种精神愿望、一种理想,寄托在这样一个精神实体上。通过这种功利的表达和追求,来获得一种精神目的的审美实现。因此,我们就可以理解,在两千多年的、农业生活当中,老百姓是靠什么东西来克服困难的?老百姓是以什么的状态来今年祝福明年、长辈祝福晚辈、开始祝福未来?他们的精神力量是从哪里来的?这我只希望抛砖引玉的做一个引荐,把我的想法和大家交流。如果老师们对这个问题有兴趣的话,可以看一下这些参考文献。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的探讨一些关于文化的问题。

图片3   门神


    下面我就以咱们民间木板年画作为一个例子,大家很快的就可以理解。在民间文化中对民间纹样的使用,都是避害趋利的。门神(图片3),不管是文门神也好,武门神也好,不管祈求荣华富贵的也好,不管祈求消灾避难的也好,都是出于一种吉祥的、美好的寓意。刚才我们谈到的中国人的一个核心的文化观念——多子多福,在我们的民间纹样中,通过纹样的图示把符合老百姓生活要求的功利追求,转化成一种以精神审美愉悦为目的的图形方式。我们看到里面的一些娃娃(图片4),这样的纹样型态的使用。当然这些娃娃、纹样型态的使用还会装点在一些器物上,像瓷器上,它还会装点在人的服装刺绣上。这些纹样会使用在为人类服务的生活的各个方面和领域,非常好、非常喜庆。所以在我们的民间艺术中、在民间美术中、在民间纹样中,很难找到那种悲伤、悲观、凄惨、残弱、枯萎的形象表现。这跟我们今天的艺术家,跟我们今天艺术家的追求是有明显区别的。所以这种型态的选择,是出于对美好生活的祈求,使事事如意的吉祥观念,始终贯穿在我们两千多年的纹样的传承、创造当中。而且这种传承已经成为一种大众亘古不变的审美法则。我们在漫长的社会生活中,千百万民间大众就是运用这种被理想化了的纹样形态,来装饰着我们不够理想的现实生活。通过这种精神的“审美饕餮”,来充盈我们物质生活的困境。所以从总体上说,我觉得民间纹样是原始先民为了改善我们的生存质量所创造的一种文化形态。它有非常鲜明的功利性本质,同时它也就决定着我们古老纹样方式,向我们今人所展示出来的依然是一种吉祥的、善良的美(教师们这部分可以参考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爱德华•泰勒的《原始文化》,邓福星的《艺术前的艺术》,靳之林的《生命之树》)。
    下面我再来向大家介绍一下民间纹样的造型方式。在人类原始时期,古代的原始先民们肯定是不能用一些科学原理来解释精神和肉体、生与死之间的这种复杂关系,也没有办法对大自然的运动规律作出一种科学意义上的解释。所以原始先民就按照自身这种生命活动的经验,来想像、比赋宇宙和万物。想像大家很好理解,而比赋是什么东西呢?比赋就是把两个没有关系的东西,拿来互相借用。下面还有一些例子来说明(比赋)。老师们搞清楚这个造型方式是使用一种叫做“比赋”的方式,认为根据我们生命活动的经验,原始先民是这样来判断的、是这样对宇宙世界的理解的:他们认为万物就像人一样,都有生命,所以这就有了一种原始的文化观念,叫做万物有灵。这种万物皆有灵魂的观念,构造了原始思维所特有的一种观念模式,它也构造了原始人类精神生活的一种文化环境。在原始人类精神生活的文化环境中,似乎处处有神、处处有灵、处处有鬼、处处有怪。这种万物有灵的原始思维方式,在今天的社会发展中早已经销声匿迹了,但是它们还非常完好的保留在民间信仰中,也被民间美术一以贯之的继承下来了,并且比较完整的积淀在民间纹样的造型方式中。这就是今天我们学者说的以物寄情、托物寓意的这种方法。它所暗示出来的是一种审美主体,就是我们的劳动大众,对某种超客体、超自然的审美追求。那么它也在历史的传承中,形成了一种审美意象的规约,也是被民间大众普遍所认同、认可的。老师们可以从我们的民间剪纸中会看到,在我们陕北的姑娘、媳妇的手里经常剪这样的纸样。当你问她们这两个喜鹊放到一块是什么意思(见图片5)的时候?(回答:“双喜”)对,老师们都知道,这是一种“比赋”。其实作为喜鹊这种飞禽,跟我们人类的喜怒哀乐、祸福旦夕没有任何联系,但是我们民间这样一种古老的万物有灵的思维方式,就把两个毫不相干的东西拿来比赋。民间有这样一种观念,认为喜鹊是一种报喜之鸟,所以民间就有这样一种说法,就是“诚闻其声,即日必有喜事相逢”。其实我刚才说了,它给我们审美愉悦带来了很强烈的享受。所以在纹样的造型方式上,老师们也可以看到,当两个喜鹊并列的时候,就意味着是“双喜”。我们的老百姓把两种毫不相干的事物,梅枝梢头和人的眉头,我们的“扬眉吐气”、“喜上眉梢”做了谐音的联系。所以当喜鹊登在梅枝梢头上的时候,它的民间寓意就是“喜上眉梢”(见图片6)。像这样的纹样经常做到过去娶媳妇时,家里的、娘家陪送的箱柜上的彩绘,还有鞋垫、刺绣、荷包,在很多表达男女的这种喜事,或者是人间的这种喜事之中。他们都会用喜鹊登梅的这种方式来表达这个寓意。当然,民间还有“竹梅”之说,如“青梅竹马”,把梅、竹比赋为夫妻。其实竹子和梅树跟夫妻从生物学来说我们找不到任何可以联系的东西,但是通过这种比赋,它们之间就产生了这种和谐的关系。所以在竹子和梅花上,落着嬉戏的两只喜鹊,就被民间寓意为“竹梅双喜”(见图片7),表达了一种良好的夫妻关系。我们民间就会视梧桐树为一种灵树,让喜鹊落在桐树上,就寓意着“同喜”。像这样的表达在民间比比皆是。老师们会看到一枚铜钱,铜钱的左右,有的是上下,飞着两只喜鹊。这是什么意思呢?它把铜钱的方孔,比赋成人的眼睛,而铜钱的钱和前后的前是一种谐音关系,所以说这个图案就有一个文化的寓意在里面,说“喜在眼前”(见图片8)。当然,还有“喜事连连”(见图片9),老师们会看到右侧这个纹样,把喜鹊和莲花、莲叶、莲蓬组合到一块。老师们看到左下角这个,喜鹊和一只豢组合在一起,就是“欢天喜地”(见图片10)。等等。这些被视为可以给人类、给我们先民带来生活幸福、欢乐的吉祥纹样,广泛的应用在我们的建筑、家具、器物、衣料、画稿等的美化装饰上。而且就像我已经提到的,它们已经历史性的形成了一种程式化的审美意象规约,是在审美主体内心需求的基础上,把客观事物转化成了一种审美趋向的一种类似的寄托。我这里比较拗口的说,就是把客观事物观念,就是观念化的进行了改造,使客观事物的存在状态,与人的审美倾向趋于相近或者吻合,从而实现了这种托物寓意、借物寄情的意象转换。这种审美规约家喻户晓,在传统社会当中被很稳定的传承下来。大家都知道,民间美术的传承是集体性的,它被广大的老百姓认同。简单地说,民间纹样的这种意象化的转化方式非常通俗易懂,而且趣味盎然。它的图像寓意充满欢乐、吉祥的寓意。它向世人呈现的是一种首先是赏心,然后是悦目的一种意象化的美。我认为在民间纹样中,这一部分是最具有美学价值的一部分,而且这一部分也最值得我们这次教材编写的老师们去参考和借鉴的一部分。同样,如果老师们在教材编写过程中,遇到一些关于文化观念或者文化判断上的问题的时候,老师们可以参考下面这些书目:左汉中先生的《中国民间美术造型》,芮传民和余泰山的《中西纹饰比较》,弗朗兹•博厄斯的《原始艺术》。


图片5   喜上眉梢


图片6   竹梅双喜


图片7   喜事连连


图片8   欢天喜地



图片9   双喜


图片10   喜在眼前


    下面我谈第三个问题,就是民间纹样审美意蕴的第三个方面,关于民间纹样的设色问题,因为我们的美术课堂离不开色彩的运用。我在谈这个问题的时候还是需要考虑人类早期对色彩的认识观念,下面我们就从这点谈起。早期人类色彩发自人的本能,是人的生理和心理对色彩世界作出的一种反映,这是民间美术用色的一种原系统。也就是说我们民间美术的设色观念来自于一种文化心理,它不来自于物理的光学现象。在这个问题上有很多学者作了大量的分析,但是这些学者大多是从中国传统的“五行”观念,从方位、地缘来解读色彩。但是我在(对民间纹样设色的)理解和多年的实践中,我发现咱们民间老百姓的用色更多还是出自于人的本能。刚才所说的“五行”的用色观念,更多是在官方中被体现和使用。比如秦代的皇帝坐江山的时候,他认为北方主水,所以秦朝就把黑色崇尚为一种尊贵的颜色。到了汉代,后来到了唐代,这些色彩的观念都发生过改变。所以我觉得“五行”的用色观念更多的是为官方服务,而我们老百姓的民间美术、民间艺术的设色观念则更多的是出自于一种人的本能。这种原始性的本能色彩表现,通常是用“象征”和“装饰”来共同完成的。其中它(即民间纹样之设色)的装饰手法一定要取决于它的象征意味,它不是因为需要装饰而选择色彩,而是首先根据这个纹样的象征寓意(的内容)来决定用什么样的颜色来装饰。比如我们中国人把“红”、“白”都叫做喜事,但是当我们遇到悲事的时候是这样(用白色)装饰的,而当遇到喜事的时候是那样使用(红色)装饰的,所以它的象征意义决定了它的装饰手法。古人在主观本能的精神层面上,他们是置固有色于不顾的,他们不管这个桃子是什么颜色的,或者他们不顾这课植物是什么颜色的,只要是他们想要表达的那个意思——(就是)我们说它们的那种象征性,就可以决定选择什么样的颜色。所以它的用色的方法靠的是一种主观本能的精神直觉,他们所选择的是一些极其鲜明的——红、绿、黄、紫、蓝、黑、白……这些令人悦目的色彩,这个也脱离不了刚才我们谈的纹样的渊源关系。因为原始人类在创造纹样的初始的时候,就是为了要表达自己内心用语言表达不出来的那些东西,他们必须要求这个纹样力度很强,能够加强他们内心的那种感受的力量,所以他们在使用色彩的时候也很强烈,非常悦目。所以他们大胆的将他们的主观观念进行象征性的表达,这种表达老师们可以从戏曲脸谱当中可以很直接的(感受到)。这种源于人类本能的色彩反应,往往给我们留下了终身不忘的强烈印象。长久以来,民间纹样的设色观念在我们农耕社会的那种相对稳定、相对封闭的传承环境中,也是被比较完善的传承下来。所以我觉得民间老百姓的用色基本上还是那种本能的对色彩的那种反应,还是属于色彩表达的原系统。我做这样的强调是(想说)这样的色彩在儿童美术教育中是很容易被孩子驾驭和使用的。它们不需要那么多复杂的复色,不需要那么多的色彩关系。当然,我这里也要强调一点,就是在长期的艺术发展历程中,民间设色的一些观念、一些方法,肯定会受到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或者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一些习俗的影响,在每一个历史阶段它肯定会形成一定的、带有历史时期特点的,或者带某个民族地域特色的面貌的色彩表征。但是从整体上来说、从汉文化的角度来说,从根本上来说,民间纹样的设色依然是通过人对色彩相貌的一种审视之后,所产生的一种联想感受来决定的。它的设色仍然是带有人类童年时期的那种本能再看看,在喜庆节日、婚姻庆典时(经常出现)的红色的试用,(按照)老百姓(的角度)是这样说的“红兼黄,喜刹阳”。另外我们会看到一些生活用品,包括儿童用品(见图片11)上面的用色,老百姓说是“红红绿绿,图个吉利”。刚才我们看到的是一些比较典型的民间用品和活动场景,从中国人的一些用色习惯中,我们中国有很多民族在童年时期对红色有一种崇尚的观念。因为原始人认为,人的血液是红色的;有生命的时候血液是红色的;当血液是热的时候它是红色的。而且我们原是人类发现,许多动物的生命表征中,这个红色的血液是很多动物一种生命力的表征。所以红色在原始先民的用色习惯中占据着被首选的优势。可见,这个红色的审美价值之大(并)不来自于时尚,也部来自于人们对个性的追求,而是产生于人的原始性生命本能的关系。所以这种红色的审美价值是与人类的生命本源是深深的扭结在一起的。红色这种象征生命本能的基础上,支撑着人们对红色的审美。我发现在我参加的很多年轻人的婚礼上,虽然他们的婚礼很多事西式的,穿着黑色的礼服、穿着白色的婚纱,但是他们始终离不了的是一个大红的喜字。那个大红的喜字在整个婚礼的环境中显得格外的跳跃、格外的鲜艳。这种红颜色具有非常鲜明的象征和指,我认为它是延续了色彩真正的原始生命力。

    下面老师们就可以从民间的民俗活动、民间的生活用品中,看到民间纹样的设色观念的体现。我们看到姑娘给小伙子绣的鞋垫(见图片11)——这很可能是一种传情之物,它所选用色彩的方式,是采用民间的一种(诸如)“红搭绿,一块玉”,就是说红色和绿色搭配就会和一块玉一样,非常美好。老师们代。所以在中国的大多数民族的习俗中,都会把这个红色用在新婚、寿宴、节日、庆典等这类贺喜祝吉的民俗活动中。久而久之,红红火火的色彩品质就成为民间设色的一种核心的审美基调。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民间产品、一些民间作品看到民间纹样的色彩搭配和使用。在早期的人类色彩活动中,是以生命存在的本能要求,使色彩和人的观念融合成为一体,所以掌握他就不需要专门的色彩训练。这种色彩就可以被广大的人民群众所流传,也正是因为这样,它所表达的这种的象征性的指代也很容易被广大的民间群众所欣赏,它的设色结构被比较稳定的被集体认同。这也是它的一种魅力的释放。今天,人民大众还是参与这样的色彩活动,并不因为有了时尚,有了新的(从)物理的、科学的(领域)对色彩的解读,老百姓就放弃了这种对生命的指代的色彩的试用。(老百姓)依然比较自然的用本能的色彩律动,来表达自己的一种审美愉悦,或者是一种文化观念。像刚才所提到的,“红红绿绿,图个吉利”、“红搭绿,一块玉”、“红兼黄,喜刹阳”、“紫是骨头绿是筋,配上红黄色更新”等等。这些东西都是合乎我们人的本能的色彩律动的,它带有人类集体性色感的共性审美。这种审美是集体性的,不是(像)今天的艺术家那样是个性的,用某种素色,或者用某种灰色,或者中国文人用的那种墨,或者黑、白这种极限色。所以一代一代后来的人,依靠自己的生理感觉,就可以自然而然的运用这些色彩。所以直到今天,民间纹样设色的象征语言还在流传着,有些已经成为海内外华人情感认同、文化认同的一种交流符号,就是我们民间的这种用色。可以认为民间纹样的设色观念,联系着人的色彩本能。

投稿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