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蒲公英首页>蒲公英资讯>正文
【蒲公英成长感言】——用纷飞迎接新的生命
2016-06-30 16:33:00 | 浏览1106次

【蒲公英成长感言】——用纷飞迎接新的生命

   【编者按】蒲公英团队的不断壮大,蒲公英行动的不断发展,都离不开专家、老师以及年轻志愿者的努力。朝克毕力格 ,一名蒙古族的老师,他付出了十年的心血,有很多感触和期望与大家一起分享。(首都师范大学美术教育研究生团队 暨亚洲美术教育研究发展中心)

图片1.png

   我叫朝克毕力格 ,是一名蒙古族的老师,我的家在内蒙古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白音敖包苏木,1998年毕业于内蒙古乌兰察布盟蒙古族师范学校,在达茂旗查干敖包苏木小学当了一名教师。那时,牧区学校的教学设备十分简陋,全都是土坯房子,水泥黑板,破讲台、旧桌凳,学校也没有美术老师。初登讲台时有人问我,你是教什么学科的,我说自己是教美术的,一听说是教美术的,他们便接着说:“好啊!美术课轻松,好上,随便画一张画,一节课也就过去了。”是啊,回忆以前,小时候教我们美术的老师是这样上的,后来我也是这样上美术课的,同时我还要上语文课,科学课和思想品德课。后来因为促进农村牧区义务教育改革发展的一项重要政策乡苏木学校合并,我又来到了达茂旗边境地区的学校(满都拉镇希望小学)。就在这个时候,我参加了蒲公英行动美术专项课题。作为蒲公英行动美术专项课题实验教师,我深感荣幸,十年的付出和十年的成长让我收获到了幸福,不仅接触了无数艺术家和教育专家,更重要的是让我认识到了我们蒙古族文化的伟大,认识到了蒙古族民族民间美术的了不起。

图片2.png

    2006年,谢丽芳老师带我去湖南湘西,让我第一次接触了民间美术教学,看到了湘西土家族苗族老师带着学生创作的他们民族的作品,从此我像着了迷一样,为什么那么激动,那么执着,连我自己也弄不明白,于是我开始研究我们蒙古族的民间美术教学,并和民间美术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课题组专家和青年志愿者的指导下,我把内蒙古民间美术岩画、蒙古族图案带到教学之中,在滿都拉小学开辟了新的美术教学实验方向,孩子们对美术学习的兴趣越来越高,民族自信心也得到了增强。  

图片3.png


    2008年大批牧区学校合并,我又来到了达茂旗百灵庙第二小学。百灵庙二小是旗里的一所中心小学,有1192名学生,其中有蒙古族的孩子也有牧区牧民的孩子。"关注每个孩子,成就每个学生,这是学校永远的承诺和宗旨。为了让每一位学生在这里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学校开设了丰富多彩的特色教学。"而我也把蒲公英的理念带进了学校,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在学校美术兴趣活动中进行蒙古族图案的学习和对草原岩画的学习,进而把蒙古族图案,草原岩画这种民族化,平民化,草根化、生活化的创作形式引进学校美术教学和活动,使我们民族的宝贵遗产在孩子们中间得到传承和应用。期间,我们学校每年6月初都会带学生去新包宝力格苏木和其它的地方考察岩画,到当地的牧民家里,或是街上蒙古族服饰店去观看蒙古族服饰,收集蒙古族图案,经常我还会利用节假曰去草原上进行考察,这几年我们的足迹己踏遍了达茂旗草原的每个角落,现在我已收集了1000多张图片,孩子们也收集了300多张。另外我们还带领学生去图书馆和美术馆收集资料,还将蒙古族的专家和民间艺术家请进学校给学生上课,同时我还编了两本关於蒙古族图案进课堂的书。正是通过这样一个学习和实踐的过程,在我们学校,蒙古族民族文化教育己逐渐形成了一种可行性极强并可持续的学校美术课程体系。

图片4.png

    十年过去了,"蒲公英行动”让我懂得了如何付出,什么是得到,作为一名蒙古族的美术课的老师,在这种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当看到自己民族的孩子因为美术课对本民族的民间美术产生兴趣并开始热爱的时候,也就很满足并且很高兴了,因为我爱我们的民族。 

学生在草原上找岩画


达茂草原岩画


学生岩画作品


学生在墙基上创作岩画


学生欣赏岩画


蒙古图案课堂


蒙古族图案课


蒙古族图案课


学生课堂作业



上传:王祝福  2016.6.30



投稿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