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蒲公英首页>蒲公英资讯>正文
第二届蒲公英行动贵州丹寨苗族美育夏令营 暨“农村小而美学校”营造项目
2017-07-23 23:16:02 | 浏览1086次

第二届蒲公英行动贵州丹寨苗族美育夏令营

暨“农村小而美学校”营造项目

——宝菲凡Bonfil全程赞助

文稿来源:王宁致

编者按

本次蒲公英行动贵州苗族丹寨的课程设计逻辑:常规课-活动课-美术课程与校园环境融合-艺术和教育与公共空间共融。归书就是最后一个环节的创作主题,为大众的美术教育,为社会创新的美术教育,在蓝天绿水间,纸,是载体。心,是回归。

此篇为归书的创作者——来自芝加哥艺术学院的王宁致,以第一人称撰写,这是她的第一次公共空间艺术创作,在蒲公英团队小伙伴的协助下共同完成,这也是蒲公英团队在教育维度对公共空间艺术创作的第一次尝试。


一件全白的大型纸立体装置已经完成,被用作支架的竹棍和树枝被几个人合力抬起并举过头顶,缓慢地向桥下送去。支架上白色的卡纸之间交错着细长的柳条,底部层层叠叠的树叶被风吹得荡起,浸在江水里。从远处望去,刻着苗族纹样的卡纸一张接着一张,从六米高的桥头悬挂到江面,随着吹来的风微微摆动。而此时的桥下,孩子们将五十只蓝白的小纸船放在水流中,从这件作品旁边漂过,和倒映在江面里的蓝天白云融为一体。

                           ——以上为本次在丹寨进行的

公共空间艺术创作——“归书”的现场报道

好吧,真实情况是,为了这件作品,我被折磨了整整一个月,从接到要在乡村做一件“当代艺术”的任务开始,到前期的方案构思、修改,再到后面的样品制作、实地考察、材料收集和最后的实施,心里都没有十足的把握。在这之前的创作大都基于个人经历和感受,而这次不仅要有自己的思考,更要考虑到和当地空间及老师的合作。再加上参加专注于艺术教育的蒲公英行动,这件作品除了具备艺术性和观赏性外,也要有教育意义。

 

刚开始构思的时候,考虑到去年在施洞和西江考察的环境和人文传统,我想到了和苗族有关的刺绣、银饰纹样和清水江、吊脚楼,还有环绕的青山。这次教师培训以常规课为主,能分散到艺术创作上的精力并不多,所以作品内容不能过于复杂,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从呈现方式来说,拼摆速度快且观赏性强,尤其是作为整体展出时具有强大的视觉冲击力,但是由于老师人数比较多,要避免色彩太过丰富,最好能统一色彩。

 

在参考了当代艺术家徐冰的“鬼打墙”之后,我的初步方案是通过收集当地民间文字和特有图样(刺绣纹样、手写文字等),利用当地材料记录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元素,使其成为较抽象的图案,让来源于自然的少数民族纹样被自然材料进行艺术性表达,谱写出一本“属于丹寨的书”,供大家欣赏和“阅读”。使学生在学习使用自然材料的同时深入了解周围环境和人文的魅力。

 

为了预估作品效果和实操性,根据去年拍的苗绣和蜡染纹样,我事先在家分别用纸刻+半立体、树枝/树叶拼贴、衍纸等方式尝试了图样创作,最后选定材料简单、创作省时的纸刻和纸立体的结合。而预设展示形式是把作品用麻绳和树枝结合,穿插树叶,形成一件大型的纸工装置,从高处铺到观众面前,使观众更有参与感。

根据在当代艺术的盛产地——芝加哥的两年留学经历,我意识到将民族传统文化运用到创作中的重要性。 从主题上来说,本次创作以当地特色图样为主,回归了传统民族特色。从形式上来说,以自然材料(来自树木的纸、树叶、树枝,石子等)再表现来源于自然的纹样,使人文传统回归其“根”。 而从作品含义上来说,本次艺术创作注重过程中带给参与者的归属感,以及成品给观众带来的归属感。我希望观众看到艺术品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其中的民族文化气息。所以我给本次创作起名为“归书”,虽然“归书”的表现手法非常现代,但内容依旧归于承载了浓厚民族气息的土地。

 

到达丹寨以后离正式展览只有不到三天的时间。当地情况和我根据施洞经验预想的完全不同,石桥小学在群山之间,放眼望去一片碧绿,和施洞的粗犷大气截然不同。这样一来,我们决定尝试将展示地点设置在自然环境中。7月19日,我和团队里的丽娜以及来自贵阳的吴老师就跟随当地的王老师在石桥小学周围进行了实地考察,寻找适合进行作品布置的地方。发现在学校边上有一座桥,桥底下一条清澈的河和布满卵石的河滩,周围是层层叠叠的山峰,布满了茂密的树木。于是讨论之后就决定,将展览地点定在桥头上,让作品垂到水面上。

但是这样一来,之前设想的将作品延伸到观众面前就无法实施。吴老师提议利用活水的流动,从上游放下纸船,和作品相结合。纸船本身具有希望的含义,顺水而下向归书漂去,代表了承载着民族传统的回归。而大面积的白色卡纸和自然材料相结合,垂在水面上,可以带来一种庄重而祥和的感觉。

修改方案并重新计算尺寸后,在接下来的两天,我和丽娜就跟随王老师去搜集用来做支架的树枝、麻绳和装点用的树叶,把当地搭建房屋时剩下的边角料拿来用锯子锯成合适的长度(这也是第一次尝试手动锯木头,简直酸爽QAQ…又爬上桥对面的小山丘去搜集树叶。随后在王老师的帮助下,成功得到了一捆细麻绳。下午五点正式向参训老师介绍这次的创作项目,由于之前自己尝试时用的纸张较软,半立体部分并不明显。为了保证样品效果,在介绍前请丽娜帮忙,和我一起用团队准备的全开卡纸重做了两份,方便讲解。晚饭后去河边做了纸船的试验,发现船身裹上透明胶的纸船最不容易沉。

试验和材料搜集都已经结束。晚上开始团队所有成员都投入了正式的创作中,在工作室里疯狂裁纸、做纸工、折纸船。刻累了就去给纸船上色,折好的纸船都上完色了再回去继续做纸工,如此反复循环。桌上和地上都是纸片和用来做垫板的纸箱和报纸。根据计算的作品面积,每张作品的尺寸都在35*35到50*50厘米,刻起来是个体力活。不知不觉,时间从七八点走到了凌晨两三点,地上累积的作品越来越多,大家的眼皮也越来越沉。等收工睡觉时,学校边上的公鸡已经开始打鸣了(对丹寨的公鸡都是半夜三点打鸣。

展示当天早上七点半已经起床开工。部分队员需要去辅导参训老师做作品,而我、李露花老师、丽娜还有万佳争分夺秒继续做纸工作品…(默默抱紧。在培训间隙,队员也会陆陆续续跑下来帮忙再做两幅。那个时候我对于即将到来的作品展览,已经有了焦虑的心情。午饭前我好几次跑去楼上看老师们的纸工作品并统计数量,最后核对要用的材料。十二点半,我和队员以及王老师扛着大包小包的材料,顶着强烈的紫外线去桥头搭建支架。再次测量桥面高度、将相应长度的麻绳和树枝铺在地上、用不同长度的树枝改变麻绳之间的距离并用钉枪固定,搭成上窄下宽的支架。之前搜集的树枝长度差的不多,为此王老师还特意临时找来了几根长长的竹竿。接下来就是挑选纸工作品的重头戏。整个装置的视觉重点应该集中在上半部分,所以纸刻面积较大的作品放在上边,细节较多的放在下边。所有接触树枝的作品都用钉枪固定,作品与作品之间用订书机和胶带加固。大家围绕在作品边,蹲在地上全神贯注地将装置一点点搭建起来。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使用钉枪需要用力才能将钉子打进木头里,纸张的连接点又很多,为了防止在悬挂时有作品脱落,要反复检查才能保证没有疏漏的地方。再加上桥面本身并不宽,队员们在走动时都小心翼翼。

固定好作品,装置的搭建已经完成了百分之七十。为了使整体看起来不那么单一,吴老师特意找来了几把柳枝条,穿插在纸工作品里,再将剩下的枝条错落地固定在底部,这样在放置的时候枝条就能漂浮在水面上。

 

到那个时候,大家已经在午后最闷热的室外工作了将近三个小时,作品即将成型,老师也陆陆续续来到了桥下的河滩,准备见证最后展示的时刻。丽娜也带领着一群兴奋的当地小孩拿着纸船去桥洞下准备放飞。那时的我可以说是非常紧张了,毕竟准备了近一个月的方案终于就要被呈现在公众面前。

 

一件全白的大型纸立体装置已经完成,被用作支架的竹棍和树枝被几个人合力抬起并举过头顶,缓慢地向桥下送去。支架上白色的卡纸之间交错着细长的柳条,底部层层叠叠的树叶被风吹得荡起,浸在江水里。从远处望去,刻着苗族纹样的卡纸一张接着一张,从六米高的桥头悬挂到江面,随着吹来的风微微摆动。而此时的桥下,孩子们将五十只蓝白的小纸船放在水流中,从这件作品旁边漂过,和倒映在江面里的蓝天白云融为一体。


看了下时间,下午四点十分。距离正式介绍项目差不多正好24小时。从桥头跑到河滩,看着第一次由我构思做出的公共空间创作,难以相信这是团队和当地老师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共同努力的成果。虽然作品并不十全十美,但这次尝试也算是圆满成功。

 

作品展示后,蒲公英团队对于这首次结合民族传统和当代艺术的作品给予了肯定,也安抚了我之前焦躁不安的心情,给我带来莫大的鼓励和自信。非常感激有全能带队的朱健老师和李露花老师、一直耐心陪我搜集材料和讨论方案的丽娜、全程提供百宝箱和展览建议的神助攻吴老师,还有一起陪我尽力完成作品和布展的团队小伙伴及老师们。整个过程有很多艰辛,但收获的感动更多,感恩大家能一起陪我走出这一步。

 

贵州对于我来说是个特殊的地方,19岁的开头我在施洞进行了人生第一次讲台讲课,20岁的开头我又在丹寨进行了第一次公共空间艺术创作。很珍惜这两年蒲公英给我提供的机会,每次都带给我全新的体验,每次都让我对民族传统文化及如何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创新有更深的了解,让我不断突破自我。希望能以这次的创作为开端,多尝试融合中西方文化的作品,将民族传统文化不断创新,不断延续。


鸣谢:宝菲凡Bonfil全程赞助

编辑 /温嘉馨 /2017/7/23


投稿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