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蒲公英首页>蒲公英资讯>正文
《画出老手艺之美》教学反思
2018-06-26 08:13:00 | 浏览635次

    【编者按】身处粤北瑶乡一所村小的美术老师李洁来,在参与“蒲公英行动”教学活动后即写下了这篇教学反思,从中看到她对于民间美术进课堂这一教学理念和方法的认识,也表达了通过与“蒲公英行动”志愿者一起进行教学探索,自己与学生共同成长的由衷喜悦。这所小学只有200来名学生11位教师,除开李洁来老师外全部是瑶族。李洁来老师于湖南师范大学中国画研究生毕业,2016年考编进入连南县教师行列,分配到油岭小学承担美术与数学教学工作。我们在此向坚守瑶寨乡村学校美育岗位一线教学的李洁来老师致以崇高敬意!


《画出老手艺之美》教学反思


乡土美术资源作为小学阶段美术课程的教学内容,是指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和传承性特征的民间美术,乡土美术课程对于该地区生长的孩子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又能激起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

油岭瑶寨是排瑶人民世代居住的地方,这个地方尚未被大面积开发,依然保留了许多瑶族人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使得这里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情特色,我所在的油岭小学便落座于油岭村口不远的地方,里面的学生都是瑶族孩子。《画出老手艺之美》一课便依托于这里丰富的乡土资源而展开教学。

至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节课,也是因为“蒲公英行动”的艺术支教活动。这个学期广州美院教育学院师生每个月都会来学校进行一次支教,而五月份支教活动的主题便是寻访瑶族老物件。在这次活动中,我和广州美院志愿者一起带着学生探访瑶族老艺人,在他们那里找到了很多老器物,正因为老,所以基本上都是当地艺人自己手工制成,有银壶,葫芦,粽叶蓑衣等等。而这节课,便是让学生通过了解老器物的用途和制作方法,对其感受体验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想象,描绘家乡老器物,借以体现瑶民老手艺之美。

最初备课的时候我只是设想让学生通过观察老器物的形态结构和材质进行写生教学,上课的地点也是和往常一样在课室进行。但是在和“蒲公英行动”项目组老师及广美志愿者的集体备课之后,陈卫和教授给我启发很大。他提议要在有瑶族氛围的环境里进行授课,这种实地考察写生更能让学生充满亲切感,引发他们的共鸣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于是我们决定将本课的课堂搬到长鼓制作老艺人唐大打不公家里,在他的长鼓制作坊进行授课。


图一、学习老手艺教学导入先在教室进行,我们将去老艺人家了解这些老物件的来历和制作方法。.JPG

图1:学习老手艺教学导入先在教室进行,我们将去老艺人家了解这些老物件的来历和制作方法。


根据之前的备课,我们打算请老艺人介绍粽叶蓑衣和葫芦竹编的用途以及制作方法,但是老艺人十分热心,在演示完蓑衣的穿法后,唐大打不公更是现场示范了葫芦竹篓的完整编结过程,老人将一根根小竹子变成了精致的竹编,学生边看边认真聆听老人家的讲解,知晓了似乎离自己生活久远而又非常熟悉的竹编手艺。我深感,只有真正置身于特定的环境里,去看、去听、去感受,才能激发他们无限的热情,学生在看老人制作过程时的这种专注力是在课室里无法达到的。


图2:瑶族老奶奶给小学生演示粽叶蓑衣的编制手法。



图四、瑶家孩子专注的看本村瑶族能工巧匠的竹编手艺。.JPG

图3:瑶家孩子专注的看本村瑶族能工巧匠的竹编手艺。


在瑶族老艺人传艺后,我便引发学生提问,学生也很好奇,老人这些手艺是和谁学的,老人答是通过看别人制作然后自己摸索出来的,老人学艺的经历也让学生明白只有勤观察,勤思考,勤动手才能融汇贯通,为己所用。

此后我便引导学生观察老器物不同的形态特征,让学生触摸老器物的材质并且体验在生活中这些器物是如何使用的。他们说可以在玩耍时,务农时,休憩时……都能用到这些器物。体验环节也是昨天备课时陈教授提醒的,教学中看到学生在亲自体验后,才会获得的那么真切、深刻的感受。


图三、学生了解粽叶蓑衣的制作方法后,体验其用途感觉。.JPG

图4:学生了解粽叶蓑衣的制作方法后,体验其用途感觉。


在接下来的写生创作环节,我便要求学生选择老器物进行写生,以生活原型为基础,鼓励学生大胆添加想象画出老器物在瑶家生活中的场景,在最后的展示环节可以看到,每位同学的作品都有各自鲜明的特点,没有一幅画是雷同的,这更让我认识到美术教学的生命力源于鲜活的素材。课室里的教学缺乏深入的感知体验,容易造成一种空谈,在绘画时学生容易不假思索的想当然,可是当他们来到现实生活的情境中,一切仿佛顺理成章。在与老器物主人进行交流和对话中更让学生感受到美术学习的乐趣,这种学习方式让学生更自然深刻地感知老器物的美,效果是其他方式无法比拟的。


   图五、教学结束后讲评学生的作业,画面非常丰富。.JPG

图5:教学结束后讲评学生的作业,画面非常丰富。


   

附:《画出老手艺之美》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通过对寻找来的瑶家老器物深入认知,了解制作的时间和方法,体验老器物在瑶民生活中的用途。在对老器物感受体验的基础上,发挥自己想象,描绘瑶家老器物,体现瑶民老手艺之美。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观察了解所选老器物的制作方法,从中获得对瑶民传统工艺的感性认识。

     2.教学难点:经过观察思考,结合写生和对实物制作的了解,将自己对老手艺的想象画出来。

三、教学课时:2课时

四、课前准备

     画纸、油画棒、水彩笔、老器物(葫芦、粽叶蓑衣、银壶)。

五、教学过程

     1.导入课题

请参加过《收集老物件》活动学生向二年级学生介绍活动中寻访到的老器物,介绍器物名称及用途。

     2.瑶族艺人传艺

    (1)请瑶族老艺人分别介绍粽叶蓑衣、葫芦竹编的用途、制作方法。

    (2)引发同学提问,想象和体验器物的生活场景。

     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触摸器物的材质;了解器物的不同特征(高、矮、方、圆 、形状、色彩方面来说一说),师生共同体验老手艺如何使器物在生活中更加方便实用,并美观好看。

六、作业布置

 选择老器物进行写生,并根据想象画出所画器物在瑶家生活中的场景。注意构图要饱满,作画要大胆。

七、评价展示

 集中展示学生的写生作品(自评、互评、师评)。



广东连南油岭小学美术老师 李洁来

2018625



投稿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