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蒲公英首页>蒲公英资讯>正文
学习老手艺•巧手制瑶包——蒲公英行动•连南大麦山镇上洞小学第三次支教活动纪实
2018-07-02 14:50:00 | 浏览696次


图1改.jpg

图1.集体合影留念


2018623日,连南瑶乡第三次支教活动如期进行。我们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3名研究生张灵、潘小慧、陈源跟随导师华年副教授与广州美院3位大学生志愿者顶着瓢泼大雨经过四个小时的车程,下午一点到达连南寨岗镇。在这里我们与广州美院陈卫和教授、清远市美术教研员黄伟明老师会合,开展为期两天的艺术支教活动。因为天雨耽误,我们的工作会议就在餐桌上进行,大家边吃边讨论确定这两天的支教任务。

午餐过后我们华师师生与黄伟明老师一道,转乘小车奔赴大麦山镇上洞小学。到达上洞小学已是下午三点,志愿者和美术老师围绕学习老手艺”教学主题集体备课。本次支教内容已由本校美术教师做了前期准备,确定以瑶族挎包作为老手艺学习内容,围绕上洞小学美术老师的教学设计,志愿者们进一步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并反复商榷定下了第二天的授课内容:比较瑶族挎包和新式书包的区别,了解瑶族挎包的历史和制作方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真正做到将美术学习融入瑶族文化生活,将民族艺术带入美术课程。


WechatIMG258.jpeg

图2.志愿者与美术老师围绕“学习老手艺”教学主题集体备课。专家们为课程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WechatIMG263.jpeg

图3.上洞小学美术老师在“学习老手艺”教学主题集体备课中提出自己的看法。


6月24号上午,上洞小学美术唐老师主持上了一堂《瑶包设计》美术课。按大家集体备课教学设计安排,学生们材料准备充分,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积极讨论和表达自己的想法。上洞小学房名计二妹老师展示了自家祖传的挎包,让每个学生亲自上来触摸,让他们直观了解传统挎包和现代挎包的差别,并用语言表达自己感受。接着唐老师为学生详细讲解瑶族传统纹样盘王印的意义,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激发学生对本民族文化传承的责任心。接下来同学在老师的引导下,运用彩色卡纸等美术材料,借助对瑶族挎包的认识了解,发挥想象进行挎包剪贴制作。小组合作学习现场气氛热烈,同学们对于挎包款式的想法也千奇百怪,设计出了一批既好看又实用还有瑶族文化特点的新式瑶族挎包。特别是有几个学生自发将瑶族图案中的“囍”字剪贴于挎包上,可见瑶家祈福的美好寓意通过艺术活动得到传承。


图4.课前准备的问题,学生写明自己喜欢新式书包还是瑶包,并说明原因。


图5.学生选择瑶族书包的原因。


图6.学生代表发言讲述自己对瑶包的认识。


图7.房名计二妹老师展示瑶族挎包。


图8.学生讨论。


图9.学生作品成果展示。


图10.为学生自己做模特展示自己所制作的带有传统特色的斜挎式瑶包。


图11.为学生自己做模特展示自己所创新的双肩式瑶包。


  支教活动结束,华年副教授、教研员黄伟明老师带领大家一起进行教学反思,讨论地方文化特色美术课在上课方式方面的改变。比如:可将学生带到老艺人作坊现场接触实际制作的材料,观看制作过程,让学生感受不一样的美术授课方式,保持学生对于美术课的新鲜感,培养对民间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同时在选择课题上要结合校园文化建设、民族艺术特色以及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等方面作为参考要素。

图7.png

图12.课后反思,教师们用心记录专家意见。


完成第三次支教活动,本学期艺术支教完美落幕。通过本学期的寻访老艺人、收集老物件、学习老手艺三次活动,同学们感受到了美术课的趣味性,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对于上洞小学的美术教师而言,在与志愿者的互动中发现了美术教学新的空间,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从而推动乡村学校美术教学不断绽放精彩。正如陈卫和教授所说:“蒲公英行动的核心是培养当地教师,帮助乡村美术教师成长”。希望经过“蒲公英行动”的志愿者持续努力,能让蒲公英的种子在粤北瑶乡,生根发芽,最终遍地开花。



2018年6月26日

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17级研究生 张灵




投稿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