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蒲公英首页>蒲公英资讯>正文
“蒲公英行动”与乡村美术教育
2019-12-14 14:34:48 | 浏览1997次

撰稿人:景洪市教育体育局教研室主任 黄纯


1.首师大青年志愿者赴云南基诺族小学调查.JPG

图1.2009年首师大志愿者赴云南基诺族小学调查

  “核心素养”作为当今国际教育界的潮流,勾勒出了未来年轻一代的人格品质与能力。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则是培养学生的正确审美观,提高学生感受美、欣赏美与创造美的能力。如《国家美术课程标准》所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0%,大量农民仍然生活在乡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的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在乡村学校教育中重中之重的地位。从理论上来讲,美术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重要性,以及国家一而再,再而三地将学生的素质教育将美育提到一定的高度,这也就充分显示出,美术教育在乡村基础教育中应该与其他学科一样得到重视。但现实情况却是因为乡村学校美术教育专业教师缺乏,设备不足等原因,导致美术学科与语、数、英学科相比重视程度呈现出明显的不足。具体表现在一些乡村学校会减少美术课时,甚至不开美术课,而这样的乡村学校并不在少数。这也就严重制约了美术学科、美育教育功能在乡村学校的发挥。

11.尹少淳教授在勐宋小学指导.jpg

图2.尹少淳教授在云南勐宋小学做课程和教学指导

5.中国美术馆何琳老师在村寨考察农民画.JPG

图3.中国美术馆何琳老师在村寨考察农民画

2.黄纯主任与课题组老师一起在做调研.jpg

图4.景洪市教育体育局教研室主任黄纯与课题组老师一起在做调研

3.中国教育报记者张树伟老师在基诺小学.JPG

图5.中国教育报记者张树伟老师在基诺小学 

6.2016年首届云南景洪市夏令营教师培训.jpg

图6.2016年首届云南景洪市夏令营教师培训尹教授做专题讲座 

7.2016年蒲公英行动在基诺小学开营啦.jpg

图7.2016年蒲公英行动在基诺小学开营啦 

  为促进乡村艺术教育的均衡发展,不少专家学者进入乡村参与调查、研究和实践,且已提出许多良策与方法以推进乡村美术教育的发展。而“蒲公英行动”就是这些探索者中的佼佼者。2006年,“蒲公英行动”美术教育专项课题组进入景洪,在景洪市教育局的支持下,课题组选择了景洪市傣族、哈尼族、基诺族相对集中的5所学校开展实验。“课题的重点是对农村民族地区美术教学模式的探索,并通过培训和对新课程资源的开发为当地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骨干教师;同时在植根本土文化的美术学习过程中,使实验点的少年儿童逐渐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与美术学习的能力,以增进他们对本土文化的认知与自觉。”(《薪火传承的“蒲公英行动”》美术报/作者:中国美协少儿美术艺委会副主任、湖南省美协副主席 谢丽芳 )。课题组通过开展种子教师培训、收集民间美术素材、举办美育夏令营、打造“非遗文化园”等多种既新颖又行之有效的活动,积极探索开展乡村美术教育的途径与方法。通过“蒲公英行动”课题组连续不断10余年的不懈努力,“蒲公英”这朵美术教育的奇葩现已在景洪市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沃土上绚丽绽放。

13.吴尚学与老师们一起在探讨.jpg图8.吴尚学与老师们一起在探讨

14.勐龙镇中心小学学生在欣赏自己的作品.jpg

图9.勐龙镇中心小学学生在欣赏自己的作品

15.学校非遗室这些展品是孩子从家里拿来的.jpg

图10.学校非遗室这些展品是孩子从家里拿来的

“蒲公英行动”牵手“少年非遗”将民间美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进学校美术教学课堂,之所以实验能成功深入到景洪市的各实验点校,因为这也是蒲公英行动经过在湖南湘西多年探索和形成的观念与模式的推广与延伸。期间还有民族民间文化的活态传承,以及孩子对其中优秀民间美术所蕴含的意义,以及所承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的了解,这也是我们艺术教育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无论是小街小学曼宛洼村小以拉祜族优秀民间传说为主题的墙画,还是以傣族文化传承为美术教学内容的嘎囡小学,以及由吴尚学老师精心设计的以傣族文化为核心以“陶文化”为主题的,与勐龙镇中心小学的老师和学生连续两年,一起共同打造的校园文化和非遗文化园。该校在美化校园,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获得教育部第二届优秀文化传承学校的荣誉,为乡村学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实施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

4.勐宋小学的李冬梅老师.jpg

图11.勐宋小学的李冬梅老师

49093da4c6ae1fc3eee1a7de26cac8a.jpg

图12.勐龙镇中心小学的石东风老师

10.嘎囡小学的陈瑶老师.jpg

图13.嘎小学的陈瑶老师

8.基诺族小学李志华老师.jpg

图14.基诺族小学的李志华老师

图:“蒲公英行动”云南夏令营.jpg  图15.中央美院唐箐檐老师在指导孩子画壁画

通过民间美术进课堂,同时成长起来的还有我们课题实验学校的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骨干教师。如“蒲公英行动”课题组成员、景洪市勐龙镇勐宋村小学语文老师李冬梅,她在专家与高校志愿者刘晶的指导下积极探索乡村美术教育的方法并取得成功,从而荣获首届马云乡村教师奖;还有勐龙中心校非美术专业出身的石东风老师通过“蒲公英行动”的培训,灵活地掌握了扫帚杆编“竹楼”与陶艺的制作,并引进了课堂的美术教学。此外,还有以基诺民族小学的教师李志华,小街小学嘎囡完小的陈瑶老师为代表的,一批乡村专业或非美术专业教师,也都通过“蒲公英行动”与当地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为解决乡村美术教师缺乏、美术材料短缺问题所开展的教学实验活动成长起来的成功案例。

2cd06ab14909ebf3e12fdebcdd1ddf6.jpg

  87777bab9094fd078adc89dfbd2fc88.jpg

 图17.浙江师范大学朱敬东教授与孩子们在一起

3058dd9fb5befe0ac6d132319cd586c.jpg  

c2e334c268c755611aee0e4bdef00c9.jpg

b38ec7b7c24653f2d85f6e1056d0623.jpg

图20.凤凰画材集团宝菲凡的黄奕菊老师在上课

图:中央美术学院乔晓光教授与云南老师们在一起 (2).jpg

图21.中央美术学院乔晓光教授在第四期“蒲公英行动”夏令营培训上做专题分享与培训

图:中央美术学院乔晓光教授与云南老师们在一起 (1).jpg

图22.中央美术学院乔晓光教授在第四期“蒲公英行动”夏令营培训上做专题分享与培训

a0b216ffceddadd1e10fa4468ca15fc.jpg

图23.参加曼宛洼小学教师培训的老师和志愿者

   自2009年以首都师范大学高校博士和研究生为主力军的志愿者进入云南边陲对小学乡村美术教育的帮扶,为民族边远地区的乡村美术教育注入了激情和新鲜血液;到2016年连续四年暑假,蒲公英团队志愿者与浙江师范大学的志愿者团队相继进入到景洪的各个乡村实验点校。期间还有众多媒体及商家的关注与支持,为乡村美术教育的开展提供了舆论宣传与经费保障。特别是国家美术课程标准研制组负责人、首都师范大学尹少淳教授,国家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乔晓光教授,蒲公英行动课题负责人谢丽芳研究馆员,中国美术馆典藏部主任何琳,还有原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副编审、艺术家吴尚学,中国及浙江师范大学的朱敬东教授等专家,以及中国教育报首席记者张树伟老师也都多次来到边疆进行实地培训、指导乡村美术课的开设,为乡村美术教育作出了引领与示范。

图:“蒲公英行动”云南夏令营2.jpg 图24.“蒲公英行动”云南夏令营

“蒲公英行动”在云南景洪市边疆学校开展乡村美术教育的实践及取得的成功经验中,我们可以看到“蒲公英行动”的做法无疑是成功的。他们为打破乡村学校美术教育专业教师缺乏,设备不足的瓶颈,通过文化的活态传承为弘扬优秀民族民间文化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特别是为乡村学校培养能够从事美术教育的非美术教育教师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范式,同时也促进了乡村儿童艺术素养的逐渐形成。乡村美术教育的发展需要支持和帮助,我们期待“蒲公英行动”这样的项目能更多地落户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为边疆的繁荣和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投稿 返回
顶部